| 影片 | 影片名稱 |
|---|---|
|
1 2025-08-14 臺南家庭教育中心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 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第五集|認識性別差異促進友善溝通 - YouTube 從家庭日常互動出發,認識性別差異、打破刻板印象,幫助孩子自在成長、健康表達與尊重他人,在平等友善的溝通中培養正向關係。🎧嘉賓:曹玫蓉諮商心理師(國立成功大學心輔組諮商心理師 )🎧主持人:黃瓊儀博士(南臺科技大學教師)👉🏻本集重點1.性別教育從家庭開始,重在認識差異與尊重彼此的選擇。2.打破「男生不能哭、女... |
|
2 2025-08-14 臺南家庭教育中心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 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第四集|教養溝通面面觀 - YouTube 教養過程中的溝通挑戰,從孩子的成長需求出發,幫助家長運用愛與智慧的方式,陪伴孩子健康成長,修復關係、增進理解。🎧嘉賓:杜家興臨床心理師(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)🎧主持人:黃瓊儀博士(南臺科技大學教師)👉🏻本集重點1. 孩子不聽話常因未學會表達感受,教養重點在幫助孩子說出內心需求。2.家長愛的表達若過度控制,... |
|
3 2025-08-14 臺南家庭教育中心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 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第三集|家人互動、溝通技巧、方法及策略 - YouTube 面對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差異與互動挑戰,學習以理解、傾聽與正向表達,讓家成為充滿支持、溫暖與默契的避風港。🎧嘉賓:吳麗雲副教授(臺南大學諮商輔導學系副教授)🎧主持人:黃瓊儀博士(南臺科技大學教師)👉🏻本集重點1.不當家庭親密關係易產生誤解,溝通方式往往比內容更重要。2.建立正向假設,透過主動詢問與澄清,減少溝... |
|
4 2025-08-14 臺南家庭教育中心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 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第二集|婚姻中的溝通法則 - YouTube 從戀愛走入婚姻,面對溝通挑戰,伴侶透過學習理解與正向表達,以深化經營穩定而親密的伴侶關係。🎧嘉賓:鄭皓仁心理師(寬欣心理治療所院長)🎧主持人:黃瓊儀博士(南臺科技大學教師)👉🏻本集重點1.婚前充滿甜蜜,婚後因現實瑣事及家族介入,溝通挑戰大增。2.價值觀與金錢觀差異易引發衝突,需以理解取代改變對方。3.小心... |
|
5 2025-08-14 臺南家庭教育中心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 Podcast【聆聽您心 共啟家庭幸福密碼】第一集|認識溝通的功能、意義及重要性 - YouTube 溝通是需要練習的能力,了解溝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關鍵角色,並分享實用的溝通技巧,幫助家長打造更有愛與理解的親子關係。🎧嘉賓:沈玫宜博士(南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教師)🎧主持人:黃瓊儀博士(南臺科技大學教師)👉🏻本集重點1.溝通是可以學習與練習的,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。2.有效溝通在於雙向傾聽與表達,避免命令與忽略... |
|
6 2025-08-13 情緒教育 走出情緒的迷宮:練習自我覺察,認識情緒宇宙(完整版) - YouTube 資料來源:綜合規劃司 |
|
7 2025-08-13 情緒教育 [#動漫] 情緒起伏大,該怎麼辦?看動畫,學習情緒調節的三大技巧|兒福聯盟 X 臺灣吧 feat. 燒吉 & 盆栽 - YouTube 你曾因為課業壓力、家人對你的期待、老師同學等不理解你,而不想上學嗎?或是覺得自己最近情緒起伏大?😔班上的同學伊班仁,有一天上課時突然「#身心容納之窗」失控了,全身佈滿黑氣!黑氣也瞬間籠罩了學校,全校陷入一片混亂😱「身心容納之窗」又到底是什麼?沒想到會失控,可能竟然跟...🧠...有關?!五分鐘動漫,一起學習... |
|
8 2025-08-13 情緒教育 情緒的37.5℃完整版 - YouTube 以電動遊戲方式呈現青少年一天的心情溫度變化,讓大眾了解青少年會遇到的壓力源,除了一起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也可學習一些抒壓方式調適心情。❤️心情檢測站https://www.health.ntpc.gov.tw/basic/?node=10785❤️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區https://www.health.ntpc... |
|
9 2025-08-13 情緒教育 EP001 洪蘭:情緒教育從孩子出生就開始,陪伴養成安全感是重點!教養只求盡心盡力,不求十全十美 - YouTube 歡迎至各大平台收聽更多集數 Apple Podcast:https://fppodcast.pse.is/5qwz3a Spotify:https://fppodcast.pse.is/5qwzes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一個溫暖的家,讓他的情緒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發展。所以父母不要只在意物質上的滿足,覺得讓孩子吃好、穿好才是愛他;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關心。 本集節目重點: 1.陪伴的重點在於建立孩子的「安全感」 2.不用「每一分鐘」都要待在孩子身邊 3.沒有所謂「有品質」的陪伴 4.教養盡心盡力就好,不必追求十全十美 陪伴其實不是指父母得要「每一分鐘」都待在孩子身邊,而是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,你都在,讓孩子建立安全感,這才是陪伴的目的。 常看到孩子全神貫注地在玩積木,但是嘴裡會三不五時的叫一聲:「媽!」只要母親應一聲:「幹什麼?」他甚至連頭都沒有抬,就繼續玩,這就是一種安全感的建立!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洪蘭老師跟大家分享,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父母可以如何藉由陪伴形塑孩子的品格,幫助孩子穩定情緒、快樂成長。 |